新质生产力观察|直击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业内如何看待汽车芯片的未来机遇?

熊晓明进一步分析,目前的汽车芯片也就是面临所谓的“后摩尔时代”。在熊晓明看来,未来将从多方面会有新突破。一是新材料,比如纳米管、石墨烯等,这些新材料的突破也是未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二是新设计方法学,传统的架构遇到当前的算力很快会碰到物理极限。三是有了新材料以后,新器件还要出来。

新质生产力观察|直击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业内如何看待汽车芯片的未来机遇?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也备受产业界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财联社政经报道部推出《新质生产力观察》系列报道,通过探访城市、园区、企业、机构,并对话一线人士,探寻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11月18日讯(记者郭松峤)成百上千来自全国各企业、院校的选手集中比赛,而竞赛项目包括设置车载模拟/功率芯片开发与测试、车载传感芯片开发与应用等多个环节。这是财联社记者昨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国际会展中心现场所见。

11月16至18日,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来自29个省(区、市)和34家央企的457支参赛队伍共1055名选手进入决赛,决出22个一等奖、52个二等奖、154个三等奖。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设置汽车芯片开发应用、工业大数据算法、工业互联网安全、5G+虚拟现实开发应用4个赛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1至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401.6万辆和239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1%,汽车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

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是对汽车芯片的海量需求。此外,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逐步明显,单台车芯片用量持续上升。中国汽车芯片联盟相关负责人近日预测,预计到2025年,燃油车平均芯片搭载量将达1243颗,智能网联汽车的平均芯片搭载量则将高达2072颗。

汽车芯片就像人类大脑,按功能可分为控制、感知、执行三大类。再细分可分为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九类。

据公开报道,我国有近300家企业开发汽车芯片产品,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与创新,逐渐提升了国产汽车芯片的研发水平。

大赛期间,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汽车芯片不同种类,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只有20%左右,但通过分析,以我们现在的技术能做的有60%—80%。”

财联社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大赛聚焦汽车芯片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联网化中的应用,包含车载模拟芯片功能设计与验证、车载传感芯片测试和应用、车载计算芯片功能实现以及汽车计算芯片实现硬件在环自动驾驶仿真应用等任务模块,培养和考核汽车和芯片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记者现场看到,两名选手组成一个团队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工作,大屏幕则提示着比赛剩余时间。在选手身旁,摆放着多个汽车模型。

汽车芯片开发应用赛技术支持单位负责人、广州慧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智豪对财联社表示,参赛选手完成后的芯片会放到旁边的小汽车模型上,并对芯片的应用进行一个测试,测试内容是模拟小车自动驾驶应用。此外,此次比赛也跟进汽车芯片设计前沿应用技术发展,聚焦汽车芯片的专有可靠性要求,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岗位需要,推广行业从业技能要求。

熊晓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新质生产力来理解的话,目前汽车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遇到了遇到了物理极限,主要有四方面瓶颈。“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14纳米、7纳米、5纳米、3纳米,它是通过减缩减尺寸的方式来改进芯片的性能。这条路快要走不通了,因为1纳米的芯片已经在试产,1纳米相当于4个原子,硅基传统的芯片涉及制造已经走到极限;此外还有封装方面。”

熊晓明进一步分析,目前的汽车芯片也就是面临所谓的“后摩尔时代”。在熊晓明看来,未来将从多方面会有新突破。一是新材料,比如纳米管、石墨烯等,这些新材料的突破也是未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二是新设计方法学,传统的架构遇到当前的算力很快会碰到物理极限。三是有了新材料以后,新器件还要出来。

熊晓明判断,面对当前形势,未来5-8年,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芯片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创新,会出现崭新和颠覆性的技术。

本文来自财联社,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16:18
下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18: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