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隐身
-
青岛大学《CERAM INT》:柔性超薄石墨烯@MXene@Fe3O4复合材料,用于电磁防护、航空航天、雷达隐身等
我们提出了一种制备柔性超薄复合材料的新方法。通过丝网印刷将石墨烯、MXene 和 Fe3O4 的改性浆料涂覆在芳纶无纺布表面,制备出的 GMF-MF 无纺布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
-
Nano Res.[碳]│天津大学封伟团队综述:碳基热管理和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材料
本综述首先介绍了导热、隔热、电磁波吸收和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对四种功能集成的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及性能进行了总结,同时分别针对四种功能集成材料设计的冲突点、制备策略和功能特性展开了讨论。最后,论文提出了热管理和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碳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同时还展望了新型多功能热管理与电磁防护材料的发展前景。
-
北京化工大学《Carbon》:一步原位制备C/TiO2@石墨烯气凝胶,用于缓解电磁和水污染问题
研究表明,卓越的微波吸收性能归功于独特的界面构造和多孔结构,以及增强介质损耗和良好阻抗匹配的协同效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获得的样品还显示出 52.63 dB 的优异电磁干扰屏蔽效率,以及分别为 96.5% 和 91.6% 的抗生素四环素(TC)和土霉素(OTC)光催化降解效率,这揭示了其多种用途的本质。因此,这项工作为综合环境应用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多功能材料,并为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
台湾中正大学Ashutosh Pandey等–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网状开孔铝杂化复合泡沫对高性能电磁波吸收的协同效应
网状Al-rGO泡沫允许电磁波(EMW)进入结构内部并产生多重散射,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吸波能力。将rGO添加到开孔泡沫铝(OCAF)中可以增强其屏蔽性能,特别是吸收分量。
-
陕西科技大学《Small》:以树木为原料制备MoS2@Gd2O3/Mxene-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EMW吸收性能
总之,我们建立了一种以天然木材为框架自上而下制备木质气凝胶的方法,并通过自组装和一锅水热法构建了源自木材的蜂窝状多孔 MoS2@Gd2O3/Mxene-CA复合材料。
-
【论文导读】三峡大学叶喜葱团队:石墨烯-羰基铁粉线材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分析
设计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具有优异微波吸收性能新颖石墨烯-羰基铁粉/聚乳酸复合材料,为结构型超宽带微波吸波体的快速设计和制造提供支撑。
-
哈工大/北航《Carbon》:柔性SiO2/石墨烯气凝胶,用于广角宽带微波吸收
综上所述,我们展示了采用环保和低成本工艺制造的不同比例的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硅纤维的多功能超轻GS。二氧化硅纤维形成的网状结构和石墨烯制成的蜂窝状结构可以共同构建独特的双重结构,使GS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
东华大学《J ALLOY COMPD》:可压缩/弹性Ti3C2Tx MXene/RGO/CNC复合气凝胶,用于吸收电磁波
综上所述,通过定向冷冻干燥和肼蒸气处理,成功制备了一种由 MXene/RGO和CNC组成的新型复合气凝胶。交联网络完全通过静电自组装实现。
-
安徽理工大学Guoxin Ding–原位水热法制备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钴层双氢氧化物作为高性能吸收剂
在本研究中,采用原位水热法在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功能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生长,有效地制备了花瓣状的CoFe层状双氢氧化物薄片(CoFe-LDH)。研究了DDM功能化RGO/ CoFe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DDM-RGO/LDH)的微波吸收性能。
-
安徽科技学院Guoxin Ding–原位水热法制备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钴层双氢氧化物作为高性能吸收剂
在本研究中,采用原位水热法在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功能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生长,有效地制备了花瓣状的CoFe层状双氢氧化物薄片(CoFe-LDH)。
-
浙江大学Faxiang Qin课题组–通过MXene石墨烯插层微球的异质界面工程,增强电磁波吸收的界面极化
多层二维材料组件提供了大量有利于电磁波吸收的界面。然而,避免团聚并实现逐层有序嵌入仍然具有挑战性。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CS AMI》:共形异质界面纳米层陶瓷约束石墨烯气凝胶,用于低频微波吸收
这项研究为石墨烯气凝胶中的异质界面工程提供了实现低频微波衰减的见解。它还为其他先进二维材料建立丰富的异质界面以实现增强介质极化损耗提供了一种新颖、可控的方法。
-
浙江大学秦发祥团队:调控MXene/Graphene基插层微球的异质界面工程,增强电磁波吸收性能
微球中丰富的2D/2D/0D/0D插层异质结提供了高密度的极化电荷,同时产生了丰富的极化位点。通过调整石墨烯和MXene在前驱体中的比例,结构单元中二维材料的插层周期可以被精确地设计,这可促进可调节的界面电荷积累行为和极化特性。并通过CST建立不同插层模型验证了插层调控对于界面极化损耗的增强。在5wt%的低填充物负载下,极化损耗率超过70%,最小反射损耗可以达到-67.4dB。
-
济南大学《J. Alloys Compd》:以柚子皮为原料制备石墨烯/Ni0.5Co0.5Fe2O4复合材料,用于高性能微波吸收
多孔石墨烯结构有效地改善了导电损耗和多极化。同时,加入Ni0.5Co0.5 Fe2O4有助于引入磁损耗。此外,大量的孔隙促进了电磁波的多次反射和散射,从而提高了电磁波吸收性能。 通过调整碳化温度,厚度极薄(1.7 mm)的样品实现了较宽的有效吸收带宽(5.14 GHz)。它为具有更宽吸收带和薄厚度的新型吸收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条途径。
-
山东大学《Carbon》:通过LaFeO3团簇修饰增强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的电磁波吸收
综上所述,LFO/N-rGO复合材料首次成功获得,其中创建了3D多孔结构,并且LFO纳米颗粒牢固地附着在N-rGO表面。研究设计了在微波吸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金属氧化物装饰/N-rGO气凝胶复合材料。它提供了一种构建新型、轻量级和高效基于rGO/N-rGO的微波吸收器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