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
-
合肥年产12万吨改性石墨 及石墨烯导电剂项目开工
项目采用化学能撬开石墨层从而实现对石墨的结构改造,可生产高性能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共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0亿元,于今年1月7日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计划2024年3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
中建安装承建的安徽合肥年产12万吨改性石墨及石墨烯导电剂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78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仓库、办公楼、研发楼、宿舍及其它公辅设施。
-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艾伟教授《AM》:锂离子电池石墨烯负极的回顾与展望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艾伟教授通过这篇综述旨在提供石墨烯负极朝向实用LIBs的研究路线图。作者从石墨烯的储锂机制入手,然后全面总结了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陕西科大《Battery Energy》:以松树为原料制备PDC/SnS2/石墨烯薄膜,用于SIB阳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制备了一种具有快速离子/电子传输微通道的可持续的PDC/SnS2@rGO薄膜作为超稳定、长跨度寿命的SIB阳极。这项工作为锡基/生物质衍生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策略,并为低成本的BDC材料在SIB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
-
【市州两会传真】荆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华中第一
在亿纬锂能牵引下,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制造商上海恩捷、国内锂电池电解液行业排名第一的新宙邦、结构件国内排名第一的深圳科达利、负极材料生产龙头企业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公司,以及深圳上市公司雄韬股份等锂电行业龙头企业扎堆入驻荆门。
-
欣源石墨烯薄文杰:《石墨化对负极材料的影响
实际上,我们在2021年的时候只有1.5万吨的一期产能,2022年目前有6万吨的产能,因为我们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二期已经点火,加起来再把一期的产线做了一定的改造,所以现在一期的2万吨加二期的4万吨,目前一共有6万吨的产能,到明年年底前会达到12万吨的产能。我们三期规划也是6万吨,所以我们明年年底前会有12万吨的产能。
-
塔尔加集团开发Talnode-Si硅负极材料 约为纯石墨负极能量容量的5倍
Talnode-Si是一种由石墨、石墨烯和约50%硅组成的复合材料。其设计旨在与现有商用石墨负极材料混合,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容量。
-
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能源研究所Xiaodong Hou等–煤源石墨烯泡沫和微米级硅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
在这项研究中,利用煤中提取的腐殖酸(HA)作为石墨烯前驱体,合成了多孔三维(3D)石墨烯和微米级硅复合负极(Si@G 泡沫)。拉曼光谱证实了还原HA在原位形成石墨烯结构。与商业导电碳相比,还原的HA (rHA)显示出类似的导电性。
-
36氪首发|自研“低锂耗”和“多孔硅基复合”核心技术解决首效及循环,硅基负极材料研发商「昱瓴新能源」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
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作为昱瓴新能源另一项自主研发产品。其三维多孔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传输,并提供一定的空间来缓冲活性物质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释放应力/应变,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并进一步通过复合金属元素或石墨烯来提高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
青岛科技大学《AFM》:Si/SiO2/石墨烯,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本文合理地设计了介孔超结构(Si/SiO2@G-S)源于由涂覆有Si纳米颗粒和石墨烯涂层的桥接SiO2形成的3D互连网络。在这里所描述的工作为不仅为锂离子电池中的硅阳极,而且为先进电池中的其他合金阳极建立高效催化剂铺平了一条实用而简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