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器件
-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高维光学信息一体化解码:揭秘超表面助力石墨烯光探测器
在这里,我们采用了超表面辅助石墨烯光电探测器,能够同时检测和区分宽带光(1-8μm)的各种偏振态和波长,波长预测精度为0.5μm。
-
这个石墨烯,登完Nature,Nature Materials,再登Science子刊!
概念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一个16平方微米的MATBG器件中,单个红外光子的吸收能够完全破坏超导态。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MATBG与光子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为使用莫尔超导体开发革命性的量子设备和传感器提供了新的路径。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复旦大学:二维材料集成方法助力新一代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
通过将MoS₂和黑磷(BP)等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结合,本文开发的光伏探测器不仅实现了高效的MWIR光探测功能,还集成了超快闪存和计算能力。这种集成创新打破了传统MWIR探测器对冷却需求的限制,提供了高响应性和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对便携式和低成本的红外成像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Nano Lett.:铁电极化驱动石墨烯的非易失性电-光响应
有鉴于此,近日,西湖大学李兰研究员团队通过将石墨烯-Al2O3-In2Se3异质结与微环谐振器(MRRs)集成,开发了非易失性电-光响应。在这种紧凑的器件中,石墨烯的光学吸收系数被α-In2Se3中的面外铁电极化大大调节,从而在MRRs中实现非易失性光传输。这项工作表明,将石墨烯与铁电材料相结合,为开发用于光学神经网络等新兴应用的光子电路中的非易失性器件铺平了道路。
-
国防科技大学朱梦剑 ACS Nano|1+2>3,转角赋能高响应度石墨烯光电探测器
研究团队最新报道了旋转角度对转角单-双层石墨烯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调控现象。当范霍夫奇点(VHSs)的能量差与激发激光的能量相匹配时,VHSs的产生显著增强了拉曼G峰。在特定的扭曲角度下,由于双共振拉曼散射过程的作用,TMBG中观察到了新的拉曼峰R峰和R’峰。更进一步,得益于VHSs增强的光激发电子带间跃迁,发现与单层和三层石墨烯器件相比,TMBG光电探测器在与入射光共振的转角下,其光响应率分别提升了31倍和15倍,并且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表现出了优异的选择性。这些发现不仅为深入理解石墨烯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新型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光电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Nat Comm》:控制石墨烯中的光电定向光电流,带宽超过400GHz
研究展示了一种频率响应大于400GHz的自供电石墨烯光电探测器。该器件将超材料完美吸收器结构与石墨烯相结合,其中的非对称谐振器在石墨烯通道内诱导光热电定向光电流。该器件具有与光热电效应相关的准瞬时响应。典型的漂移/扩散时间优化并不需要高速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光热电定向光电流具有超越许多其他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和大多数传统技术带宽的潜力。
-
Physics Reports | 重磅!二维材料在光电探测中的创新与应用前景!
首先,作者全面分析了几种代表性的2D材料,包括石墨烯、黑磷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Cs)。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丰富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还能够在广泛的波长范围内实现高效的光电响应,甚至涵盖中红外和太赫兹波段。其次,作者深入研究了2D材料与硅光子器件的集成方法和大规模制备策略。由于2D材料的原子级厚度和良好的柔韧性,它们能够与成熟的CMOS加工技术完美结合,可以在硅光子结构上实现大规模集成,从而显著提升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最后,作者重点探讨了这些新材料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多样化应用,包括室温成像、视觉传感器、光谱仪和测距系统等。这些应用展示了2D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光电子集成领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华东理工大学方海平Carbon:基于简单超声混合技术实现的石墨烯氧化物电荷转移掺杂用于高响应性光电探测器和高效图像提取的创新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电荷转移掺杂策略。他们通过将石墨烯氧化物(GO)悬浮液与2,3,5,6-四氟-7,7,8,8-四氰基喹啉二甲烷(F4TCNQ)简单混合,并结合超声波处理,成功制备了F4TCNQ-GO复合薄膜。这种复合薄膜在650纳米波段的光响应性达到了惊人的1.57 × 10^3 A/W,超越了过去十年中报道的大多数基于GO/石墨烯的光电探测器。
-
南方科技大学、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宁波大学–氮掺杂3D -石墨烯使逻辑电路和图像传感器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克服了2D限制
3D -石墨烯的天然纳米级谐振腔结构提高了光子捕获效率,从而增加了光载流子的产生。n掺杂可以微调电子结构,提高肖特基势垒高度,减少暗电流。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具有优异的自驱动光响应,特别是在1550 nm处,具有良好的光响应率(79.6 A/W),比检出率(1013 Jones)和130 μs的快速响应。此外,它支持逻辑电路,高分辨率模式图像识别,以及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400-1550 nm)的宽带光谱记录。
-
四通道石墨烯光接收机
该研究实现了零偏压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的阵列集成,展示了高质量机械剥离石墨烯和低接触电阻的石墨烯-金属边接触应用于规模化光子集成回路的可能,对提升面向链路级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的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为CVD生长石墨烯和机械剥离石墨烯应用于硅基光子集成回路提供了一种高一致性策略,可以促进基于石墨烯的硅基有源光子集成芯片的发展。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型光电功能 材料与器件团队拟招聘博士后若干名
研究方向:二维材料制备与表征(mos2、ws2等);新型光电器件制备与表征,包括光电探测器、忆阻器等;神经形态光子学(基于2d光电子):computing in sensor,computing in memory。
-
SYDE研究团队荣获IEEE NANO 2024最佳学生设计奖
该团队的演讲“柔性石墨烯/PEDOT:PSS 独立式红外光电探测器”以其卓越的质量和开创性的方法吸引了评委们。该项目因其独创性和对未来技术应用的潜在影响而脱颖而出。
-
二维干货:二维光电探测器在芯片集成中的应用(二)!
本章节将深入探讨二维材料光电探测器在测距、光谱仪、光子集成电路(PICs)以及光信息接收器中的应用。这些技术不仅在科研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二维材料的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灵活性使其成为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在要求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测距和光谱仪中。光子集成电路(PICs)和光信息接收器的集成更是展现了二维材料在未来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广阔前景。
-
Light | 太赫兹发射谱:二维材料物理的新视角
倾斜入射光的入射角,石墨烯等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材料也会产生太赫兹发射,这被归因于光拖曳效应(photon-drag effect):在非热电子和空穴数量的不对称分布下,斜入射的飞秒光泵浦脉冲的有限面内光子动量转移到电子空穴对,导致价带和导带之间产生非垂直跃迁,进而产生非零位移电流偶极子和太赫兹发射。和水平生长的多层石墨烯相比,垂直生长石墨烯的太赫兹发射具有更高的效率。
-
超短石墨烯等离子体波包的电学产生、传播控制和检测 为实现太赫兹频率的超高速信号处理做出贡献
成功地以电子方式产生并控制了最短脉冲宽度为 1.2 皮秒的石墨烯等离子体1 波包2 的传播。这一结果表明,太赫兹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可以通过石墨烯等离子体进行电子控制。它使太赫兹信号处理方法有别于使用晶体管的传统电路技术,有望为今后实现超高速信号处理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