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薛群基院士:从无到有 在宁波创建海洋材料新高地

在他的部署和支持下,王立平团队在石墨烯二维材料的物理阻隔性能和结构改性及和其他材料组分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国际领先的科学认识,并攻克关键技术,研发的材料在南海岛礁装备、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中成功应用……

编者按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是区域竞争的核心。万千海内外英才奔着“干事兴业”而来,成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谱写出“人才与城市双向成就”的佳话。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以不同行业优秀人才的视角,讲述宁波服务人才创业创新的生动实践,展示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态势。

“我们这个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以海洋材料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实验室,正在争取今年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希望上半年就有好消息。”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办公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神采奕奕、笑意盈盈。

新春佳节刚过,薛院士的桌面摆满了各色书籍、文件和材料,视频会议、课题评审、工作部署等邀约接踵而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八个字是全国各地领导、同事、学生对刚满80周岁的薛院士的美好祝福,也是他殚精竭虑投身科研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0年,薛院士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建议下,得到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支持,来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工作。从黄土高原的兰州到东海之滨的甬城,从仰望星空的航空航天材料到俯察深海的海洋材料——已近古稀之年仍能作出这么大跨度的转型,不得不让人钦佩薛院士这一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全局视野、开拓意志和创新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明确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不过,在我来到宁波之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研究海洋材料的学科。考虑到国家的现实需要、宁波位于东海之滨的地理位置以及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平台,我下定决心到这里‘重新开始’。”薛院士说。

作为近20年来第一位全职来宁波工作的两院院士,他以“十年磨一剑”的劲头,“从无到有”创建了海洋材料学科,建立了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一边建设平台,一边培养人才,一路带领宁波的海洋新材料研究走到世界前列。

其中,在他的部署和支持下,王立平团队在石墨烯二维材料的物理阻隔性能和结构改性及和其他材料组分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国际领先的科学认识,并攻克关键技术,研发的材料在南海岛礁装备、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中成功应用……

“我喜欢宁波,宁波的好山好水,还有宁波人身上不服输、勇于创新的精气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薛院士说。与其对应的是,在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才与城市双向成就”所写就的佳话。

在起步阶段,不到3个月,宁波市政府就批复了宁波市海洋防护材料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宁波速度”令人惊讶与敬佩;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到任后,都会上门看望专家人才、征求意见建议;在平台建设上,市委、市政府在财力、土地、人才政策等方面大开“绿灯”,予以大力支持,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等职能部门也给予人才实实在在的关心……

去年年底,随着宁波东钱湖国际会议中心的落成,薛院士建议创建“钱湖论坛”,每年结合国际前沿动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甬作报告,进一步营造宁波创新文化氛围。他的建议立即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的肯定和支持。

“彭书记让市科技局负责筹建事宜,并对经费予以落实。”薛院士表示,在宁波,像这样关心人才专家、重视创新文化建设的案例还有很多,

从中可以看到宁波市委、市政府对于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宁波服务人才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薛院士表示,眼下应该紧紧抓住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的大好机遇,凝聚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机构力量一起协同创新,搭建完全开放的平台,让产学研深度融合,争取在宁波建设在国内有绝对领先地位、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高地。

作为首届宁波市人才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薛院士也对宁波人才工作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凝聚形成全社会重视人才、重视创新、重视教育的氛围。市委、市政府可根据财政状况进一步提高对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的支持,实现人才招引从‘求数量’向‘求质量’转变。”

记者黄合

本文来自中国宁波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3年2月17日 06:38
下一篇 2023年2月17日 0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