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复神鹰庆祝“九·二九”碳纤维工程15周年——翱翔九天踏新征

当年,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复神鹰”)刚起步时,董事长张国良为了得到支持,便给当时的江苏省科技厅王厅长写下了上面这首长诗——《碳纤维的梦想——致江苏省科技厅王厅长》。

中复神鹰庆祝“九·二九”碳纤维工程15周年

我在实现一个梦想,

我被梦中的激情所燃烧,

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

为此,一段时间以来,

我吃不好,睡不好。

我知道中国的军民产业对碳纤维的渴盼,

打破西方国家禁运和技术封锁是如此重要!

几十趟的南下北上,

我拜访了我国研究碳纤维几乎所有的专家,

也参观了研究碳纤维的几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没有一个专家不对我泼凉水,

他们都认为这东西难度太大,

国家几十年来花了这么大力气,都没能工程化、产业化,

凭你一个还没有入门的民营企业能行吗?

我做了,我真的做了!

我以极大的热情,坚强的信心去做了。

……

我肯定能做成,时间的早晚,进度的快慢而已,

但不会太迟。

我不会退缩,没有退路。

做出中国人的碳纤维,做成中国碳纤维的生产基地。

……

梦想起飞的时候总是这样一往无前。15载不过弹指一挥间,而15载又是如此刻骨铭心。

当年,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复神鹰”)刚起步时,董事长张国良为了得到支持,便给当时的江苏省科技厅王厅长写下了上面这首长诗——《碳纤维的梦想——致江苏省科技厅王厅长》。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叫做碳纤维。”一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原董事长宋志平心中也深深地埋藏着一个关于碳纤维的梦想。在建材领域驰骋多年,他深知碳纤维这种材料的战略性价值。

“我一直想做碳纤维,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200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当宋志平和张国良在江苏连云港头一次碰面,双方便“惺惺相惜”,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紧接着的2007年10月,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入股,正式成立了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当相同的梦想在一起激荡飞扬,从此打开了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征程中的崭新篇章。

2020年,中复神鹰的碳纤维在市场上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

15年攻坚克难,艰辛逐梦;15年披荆斩棘,永攀产业化高峰。历经市场15年的千锤百炼,时间这股最强大的力量,结结实实地让人看见了梦想的力量和累累硕果。

9月29日,国产碳纤维龙头企业中复神鹰迎来了“九·二九”碳纤维工程15周年。该公司在连云港召开了庆祝“九·二九”碳纤维工程15周年座谈会。

碳纤维作为一种战略性材料,其重要价值为全球所共知。15载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和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引领下,中复神鹰以“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发展志向,聚焦碳纤维产业化,把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推向新高度。

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中,没有什么能够比“高性能碳纤维严重供不应求”这份礼物,更适合作为庆祝中复神鹰“九·二九”碳纤维工程15周年的贺礼了。

当天,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总经理刘芳,以及一批老专家等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系统回顾了中复神鹰“九·二九”工程实施15年来的历程,总结了15年来公司在碳纤维产业化推进和攻坚克难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成绩和经验,也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部署。

15年前,在江苏连云港郊区的一片盐碱地里,中复神鹰的碳纤维梦想悄然而生。

2005年9月29日,中复神鹰正式启动碳纤维项目(代号“9·29工程”),开始了国产碳纤维产业化技术攻关之路。

2008年,中复神鹰研发了湿法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建成了湿法千吨级T300级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打破了在该领域国外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局面,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市场空白,满足了体育休闲、建筑加固等领域对国产碳纤维的市场需求。

2013年,中复神鹰突破了世界先进的“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技术,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千吨级T700级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技术与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轨道交通、电力输送、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了对进口碳纤维产品的替代。

2015年,中复神鹰开发了T800级碳纤维工程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对于T800级以上高性能碳纤维的垄断,并于2017年建成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产品满足了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对碳纤维产品的需求。

2018年,“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中复神鹰攻克了T1000级碳纤维工程化技术难题,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百吨级超高强度T1000级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

15年来,中复神鹰的碳纤维年销量实现了从“零”到百吨,从百吨到千吨的跨越,已累计向市场提供碳纤维近2万吨,在国产碳纤维市场的年平均占有率达到50%。当前,其产品涵盖了市场需求的T700、T800、T1000、M30、M35、M40J级碳纤维。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近几年,中复神鹰的碳纤维产品在持续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已与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复神鹰的国内外用户达到500多家,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碳纤维市场垄断的局面。

2019年,中复神鹰选址西宁,启动新的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建设。当前,其西宁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土建工作已近收尾,关键设备已进厂安装,预计今年12月将陆续实现投产。

届时,中复神鹰的碳纤维年产能将突破1万吨,产品供应能力将大幅提高,可以较好地缓解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复神鹰一路披荆斩棘的这15年,也正好是国产碳纤维产业整体突破“从无到有”阶段,产业化不断开花结果,一路高歌猛进,一步步打破世界碳纤维市场竞争格局的15年。

后续,随着中复神鹰西宁万吨级碳纤维项目陆续投产,也意味着,我国碳纤维产业也终于迎来自己的“万吨级”规模型企业,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进程,又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止是中复神鹰这家国产碳纤维龙头企业一家的产业化硕果,更是我国碳纤维行业整体的产业化硕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15年不忘初心持续逐梦,15年踏上新征重新出发。如今的中复神鹰,正在迎来发展新纪元。接下来,中复神鹰将继续发扬“九·二九”精神,只争朝夕、坚韧不拔,紧紧把握国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的新历史机遇期,把握好“更低成本、大规模化、更高稳定性”几大核心要素,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继续攀登国产碳纤维产业化推进的新高地。

“最近,我常常想起‘默默地坚持,静静地守候’这10个字。做碳纤维这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太多难题都需要自己不断去摸索、去攻关、去突破,又苦又累那太正常了。如今回想起刚开始做T300产业化突破的时候,工厂所在地最早是一片盐碱滩,有大片的芦苇荡。我至今清楚地记得,2005年9月16日我进了车间,此后连续74天一直到年底都没有回家,就吃在车间、住在车间,不分昼夜地扎在生产线上。那年的中秋节,是母亲和家人来车间看我的。那时难题实在太多,大半夜经常睡不着觉,我就坐在路边抽烟。收录《碳纤维的梦想——致江苏省科技厅王厅长》一诗的书名,就叫《海州湾的黎明》,是我自己写的。书名为何叫这个?就是因为那时候经常半夜睡不着,我就坐在路边默默地抽烟、思考,看了数不清的从半夜到黎明。”谈及一路走来的创业心路历程,回想起这一路做碳纤维的点点滴滴,张国良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专访时感慨良多。

“但是不管多难,不管多苦,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就是满脑子、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才能把事情做成。尤其是做碳纤维,更是急躁不得。”一谈起技术就满眼都是神采的张国良说。

既有科技工作者“敢啃硬骨头”的开拓创新精神,又有优秀企业家敢想敢干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可以说,张国良对国产碳纤维企业家的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诠释。而这两种精神的高度融合,也是国产碳纤维在十几年产业化征程中能不断开花结果的核心驱动要素和一笔宝贵财富。

本文来自中国纺织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0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