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俊:点燃电磁微波领域的“烯”望

前不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有望彻底改变物联网的石墨烯传感器。使用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科学家采用全印刷工艺,将多种二维功能材料组合在一起,制成传感器。

黄贤俊:点燃电磁微波领域的“烯”望

黄贤俊(中)与同事在进行实验 谭芳摄

前不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有望彻底改变物联网的石墨烯传感器。使用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科学家采用全印刷工艺,将多种二维功能材料组合在一起,制成传感器。

石墨烯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称:“这是第一次采用印刷技术将几种二维材料组合在一起,制成可直接应用的功能器件。”

七一前夕,科技日报记者获悉,这项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正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海归”博士、共产党员黄贤俊。

大胆假设、艰难求证,打赢石墨烯跨界研究“攻坚战”

29岁的黄贤俊身上有着许多令人羡慕的地方。然而,在他的简历以及自我介绍中,“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是他最为看重的。

高中毕业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后,黄贤俊发现,学校里那些在国防科技战线建功立业的专家、教授们,全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对从小就立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黄贤俊来说,无疑是一个生动的“参照系”。入学第二年,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他,如愿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2013年9月,黄贤俊被学校选派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临行前,他常常思考:如何利用好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实验条件,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怎样才能更快掌握过硬本领,回国后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

曼彻斯特大学是石墨烯的发源地。2004年,该校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位教授第一次分离出了石墨烯,二人凭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正在学习电磁微波技术的黄贤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通过学科交叉,在电磁微波领域开展石墨烯的应用研究?

黄贤俊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外导师的支持。不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提出与黄贤俊的导师开展合作研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黄贤俊顿感信心满满。

让黄贤俊没有想到的是,这项研究的难度超乎想象。彼时,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困难面前退缩,决不是共产党员的品格。黄贤俊经过一番研究分析,制定出新的攻关计划,最终将突破口锁定在石墨烯打印技术上。最终,以黄贤俊为骨干的课题组,在石墨烯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

首次在国际上通过打印石墨烯实现射频辐射,奠定了石墨烯在天线、无线通信、射频识别等领域的应用基础;

首次实现石墨烯在可穿戴天线、共形雷达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为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明天可能会下雨,所以我要跟着太阳”

本文来自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8年7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