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产业图强 我们有两大当务之急待解

联合调研组认为,四川各级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集聚资源优先支持重点事项。当下两大急务是:引进、培育技术团队,争夺技术“稀缺资源”;助推石墨烯企业拓展市场,破解应用“瓶颈”。

政府出招,实施“石墨烯+”行动,突破“认知”和“脱节”瓶颈

智库合伙人·石墨烯产业联合调研组﹙执笔本报记者陈岩熊筱伟﹚本报制图/卢浩

各地政府竞相拿出发展石墨烯产业的政策措施,四川该怎么做?

联合调研组认为,四川各级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集聚资源优先支持重点事项。当下两大急务是:引进、培育技术团队,争夺技术“稀缺资源”;助推石墨烯企业拓展市场,破解应用“瓶颈”。

A当务之急一吸引技术团队

为何急?

技术团队是各省争夺的“稀缺资源”,一旦合作便有排他性

江苏省、山东省、重庆市等地均有场地、研发经费、设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石墨烯领域高端人才。

联合调研组在江苏了解到,无锡有石墨烯技术及应用研发中心,为130个研发团队和企业提供服务。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贾宝平介绍,当地为技术团队提供最少200万元的启动资金、300平方米以上免费场地,可免费使用价值逾2000万元研发设备。5年来共有逾20个团队凭借成果孵化转为企业,占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企业总数约三分之一。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瞿研认为,单靠企业,很难与政府的优惠条件争夺人才。

目前我省并无支持技术团队培育和引入的政府背景机构与相关政策。10家石墨烯重点企业仅3家与省外科研单位有技术合作。基本没有常驻四川的外地技术团队。

四川碳世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表示,因不具备电镜等设备,研发受到限制。

技术团队是决定石墨烯产业发展水平的、具备一定排他性的稀缺资源。国内从事石墨烯研究的机构虽多,但取得实质性进展、成果可转化的不足十分之一。江苏引入技术团队,要求其成果在当地转化,一旦与当地企业签订成果转让协议,就从法律上建立了排他性。

联合调研组认为,重视对技术团队的引入与培育,是我省应率先着手解决的问题。若任由该方面与省外差距扩大,我省石墨烯产业或将从技术层面丧失追赶领先省份的能力。

怎么做?

参考领先省份经验,建技术孵化平台

如何培育引进技术团队?建技术孵化平台,是领先省份主要举措。

江苏省常州市投资3亿元设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技术团队提供免费场地、运营经费、公用研发设备以及提供技术预判和建议的专家组;无锡市投资逾1亿元设立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示范区、江苏省石墨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无锡石墨烯技术及应用研发中心,提供和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类似优惠政策;检验中心以优惠价格向企业提供石墨烯样品等性能检测;研发中心免费技术咨询的同时,提供收费订单式研发服务,帮助解决技术团队的某些技术瓶颈。两地平台都设有专门机构推动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鼓励符合条件的团队成立企业。

我省虽有四川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但都由企业主导,缺乏招引培育技术团队的公益动机与功能。

参考省外经验,联合调研组建议,由政府成立技术孵化机构并配套相应优惠政策,提供相应研发支持。技术团队有3项共性需求:石墨烯产品公共检测认证平台,产业化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以及为创业提供融资渠道、产业化咨询的服务机构。这可作为我省技术孵化平台建设的重点。

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传递鼓励石墨烯产业发展的信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提出,可建立石墨烯产业“双创”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软硬件支持。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步云认为可借鉴无锡等地,由政府组织开展石墨烯项目竞赛,获奖者给予高额资金支持,鼓励研发同时发掘潜在技术团队和产业化项目。

B当务之急二突破应用瓶颈

为何急?

省外纷纷出政策支持,省内企业或因资金缺口被提前淘汰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纳米和能源技术首席科学家孙学良向联合调研组表示,当前石墨烯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打开,企业面对市场“开拓难”。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统计,我省去年石墨烯产业产值仅6000万元;10家重点企业仅2家声称略有盈利,其余均处于“烧钱”状态。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魏志凯提到,试用品送到门口,企业也没有积极性。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内部分潜在用户企业对石墨烯产品缺乏了解,耗时费力进行产品测试的意愿不高,更不会对石墨烯企业提出性能需求。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卓然介绍,潜在客户对石墨烯性能并不了解,且使用石墨烯往往改变原有供货甚至生产格局,因之对石墨烯多持观望态度。

其他省在市场拓展上是怎么做的?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明确要求做好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在工业产品首批次示范应用;湖南省将石墨烯产品列入2016年重点新材料产品专项补助项目;黑龙江省提出将建立石墨烯产品首批次应用示范风险补偿机制。部分省市甚至给予直接资金补助。根据上市企业年报,去年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就超过350万元,占年营业收入的15%。

我省尚未有支持石墨烯市场推广的政策出台。联合调研组认为,我省应尽早拿出政策,否则,省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与领先省份企业差距被进一步拉开,部分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或将因资金缺口被提前淘汰。

怎么做?

制定“石墨烯+”“路线图”,从两方面率先突破

近日工信部透露,将组织实施“石墨烯+”行动,即利用石墨烯独特的优异性能,助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调研组认为,我省可借此契机从省级层面强力统筹推进。

石墨烯因“工业味精”特性,可广泛添加到塑料、橡胶、金属等材料中,大幅提升性能。我省传统产业多,对石墨烯应有巨大需求。

应该从哪些方向来“+”?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认为可从两方面寻求突破:从技术支撑入手,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四川具备一定优势的产业,如依托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涂料行业;依托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石墨烯电子器件用于电子产业等。从下游需求入手,选择我省具备相对优势、因石墨烯提升明显的传统产业,如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和锂电池产业,尤其后者有原料、能源优势,也有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加入能缩短电池充电时间、延长运行里程的石墨烯技术,可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陈新有认为,综合我省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省内轮胎、涂料、动力电池、军工行业是当前“石墨烯+”可行方向。

王海林建议,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石墨烯产业技术路线图”,综合四川现状、技术和市场前景研判,最终提供清晰的“石墨烯+”发展路径,集中力量在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具体怎么“+”?联合调研组认为首先要促进示范推广,解决下游应用企业对石墨烯产品“认知”问题;继而推动上下游协作,解决传统行业与石墨烯产业“脱节”问题。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雷家荣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给企业培训、搭建上下游企业交流渠道等方式,让石墨烯潜在重点用户了解所处产业与石墨烯结合的可能性。

成都碳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俊志认为,石墨烯产品不是传统标准化产品,而是“定制产品”。介于多性能特点,石墨烯产品需下游使用企业参与不断调试,将应用所需性能尽可能强化。他建议应促成上下游联合研发,充分发挥石墨烯性能优势以满足下游需求,从而尽快被市场接受。

王海林认为,政府应引导行业,围绕终端应用企业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这类联合体不应是“大而全”,而应瞄准某一类具体应用,吸引相关上下游企业加入,由应用方提出需求,研发和产品生产方探索实现可能性,以精准沟通协作提升“石墨烯+”成功率。建议我省设立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并整合其他各类专项资金,引导企业。不过,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周祚万表示,“大而全”联盟有助于共性技术、市场和业界信息交流,同时联盟也考虑就各石墨烯细分产业链设专业分支机构。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有会员企业和高校逾50家,涉及石墨烯各应用领域。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6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16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