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改性纺织品质量安全应注意什么?—《GB/T 32607—2016 纺织品 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指南》

此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的原则, 提供了产品制造全过程中质量安全因子的识别方法, 给出了在各阶段控制质量安全因子的技术指南。适用于作为消费品使用的各类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纺织产品作为消费品使用时, 消费者尤为关注产品中是否存在影响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危害因素。

为了确保纺织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合理预见误用的情况下的产品质量安全, 需要在纺织产品制造的各阶段中对其质量安全因子进行有效控制, 最终达到产品消费安全的目的。

因此,制造商在纺织产品制造全过程中对质量安全因子进行识别和分析, 系统地确定纺织产品在各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质量安全因子, 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方法以提高产品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石墨烯改性纺织品质量安全应注意什么?—《GB/T 32607—2016 纺织品 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指南》

GB / T 32607 — 2016
纺织品 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指南

此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的原则, 提供了产品制造全过程中质量安全因子的识别方法, 给出了在各阶段控制质量安全因子的技术指南。适用于作为消费品使用的各类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总   则

——关注消费者健康安全

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应以消费者健康安全为关注焦点。在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等规范性要求的基础上, 鼓励相关方评估未知和潜在的消费品安全风险并实施有效控制,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产品。

——基于质量安全因子识别的控制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是在对可能导致纺织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产品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只有对影响质量安全因子认识和掌握后, 才可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

——注重源头控制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应从产品制造的源头开始进行控制。综合考虑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相关要求, 把从源头进行控制作为关键环节, 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覆盖产品制造全过程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应在产品制造的各个阶段进行。纺织产品从设计到最终产品投入市场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不安全的质量因子, 对各阶段进行控制能够确保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识别

安全因子的识别是整理、挖掘和确认纺织产品的质量安全因子的过程。

需收集纺织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 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 确定纺织产品在制造过程各阶段中产生的 质量安全因子。

方法:

  1. 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根据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确定影响因子;
  2. 收集整理同类产品国内外的预警信息、产品质量检测数据、顾客投诉等, 从最终产品追溯和分析各个生产工序, 识别已显现和潜在的影响因子;
  3. 收集分析同类产品的国内外事故案例, 由导致伤害的安全事故分析入手, 构建伤害情景, 明确导致事故的触发条件, 识别出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因子;
  4. 检测与分析产品中潜在的安全影响因素, 评估产品实际质量安全水平。

石墨烯改性纺织品质量安全应注意什么?—《GB/T 32607—2016 纺织品 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指南》

纺织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

确保纺织产品安全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并适当考虑控制措施的实施成本和收益。

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a)宜首先采用设计方法达到产品安全(最有效、经济);

b)配有安全防护措施(不可缺少某种功能但有可能存在隐患时);

c)提供给使用者的安全警示信息等。

规避风险的控制措施:

如果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难以将产品安全风险降低到可容许程度,或降低风险的成本与收益不相匹配, 此时可放弃产品的某个品种或某项功能等以规避风险。

在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需基于可靠、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合理确定关键控制环节, 设定合理限值或安全要求, 在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对各类质量安全因子进行全面、系统和有效的控制。

通常应在产品设计阶段就采取必要的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措施, 以利于从源头降低潜在的纺织产品安全风险。

特别地, 考虑到在纺织产品使用过程中有可能由于人为因素和使用环境因素导致危险的情形, 制造者还应通过产品安全使用说明、危险信息警示及用户安全知识宣传等方式进行有效应对。

为保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持续有效, 需监测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的变化, 定期或不定期对产品质量安全因子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审。评审时需要考虑下列内容:

a )质量安全因子控制要求是否因环境变化而需要调整;

b )现有对质量安全因子的认识是否存在遗漏或滞后;

c )是否针对重要质量安全因子设置了对应的控制措施, 并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

d )相关控制措施是否已消除或降低风险到可容许程度;

e )是否存在纠正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偏差等。

设计和开发

考虑产品的适用人群、使用环境、功能和性能要求、成本费用等时, 应以保证产品使用时的安全为首要原则

产品设计阶段

a )禁止选用有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材料。选用材料除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外, 还应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对预期人群的伤害。例如, 材料不应在正常使用摩擦状态下严重掉毛、掉屑, 以免被吸入人体。

b )禁止选用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部件。必须使用部件时, 应在结构或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产品的安全; 如果不能保证, 应放弃该部件, 选择其他安全部件替代。

c )应在结构设计上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不仅要考虑正常使用条件, 还应考虑合理的可预见的误用条件下(例如儿童嘴咬钮扣)的潜在危险。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 服装设计见GB/T22704的规定。

d )除了需满足特定用途外, 不宜设计多余的功能, 以尽可能减少为达到某种功能采取特殊处理(例如额外添加化学物质)而带来安全风险。

工艺设计阶段

a )应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以下(但不限) 各个生产工序中使用的原材料, 禁用已明 确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控制其在成品上的残留量, 例如: 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致敏染料、致癌染

料、被禁用的环境激素、染料和助剂中的重金属、助剂中的甲醛等:

———纺纱: 和毛油、抗静电剂、络筒油等添加剂;

———浆纱: 浆料、整经蜡等;

———预处理: 漂白、沸煮、漂煮、清洗、退浆、丝光、荧光增白 等各个湿加工处理的助剂;

———染色和印花: 染料、颜料和助剂(分散剂、固色剂等);

———整理: 各类整理剂;

———涂层: 涂层剂、粘结剂等。

b )应根据产品设计的产品种类, 确定合理的印染整理工艺, 以符合最终产品的安全指标要求。例如:

———选择质量可靠的染料;

———完善染色印花或整理条件;

———不可缺少的水洗程序。

c )应根据产品设计的产品款式和结构, 确定适宜的缝制工艺, 以确保小部件的强力达到安全要求。

d )应分析工艺设计中各流程环节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性, 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来控制这种危害。

原材料采购

● 应明确采购信息, 对原材料采购建立日常管理程序, 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

● 应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 并符合所设计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要求。以下为某些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但不限于这些标准。

———纺织纤维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 / T22282的要求;

———染料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19601 和 GB20814的要求;

———助剂产品中部分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 / T20708的要求;

———絮用填充物应符合GB18383 的要求;

———纱线、织物应符合GB18401甚至GB / T18885的要求。

● 应对原材料的供方按期交付符合要求材料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 对已选择的合格供方应不定期地或者定期地重新评价, 以确保原材料供方的可靠性

● 应保证所有原材料都得到检验或控制。需建立原材料验收程序, 宜要求供方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对于同一产品的原材料采购自不同供方的, 应控制不同供方和不同批次的材料质量的一致性。

● 必要时需对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测, 以保证与确认样的一致性。

产品生产

● 在产品生产中应对影响产品安全的人、 机、 料、 法、 环5个主要因素进行控制, 达到全面的质量管理。

● 应与设计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以及各个工序存在的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因素和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性,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产品的生产。

● 应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 确保按工艺设计规定执行和操作的准确性。必要时, 宜制定工艺文件或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以规范生产过程, 保证产品质量。例如, 制定专门的断针管理办法, 避免断针流入下道工序。

● 应配置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对有关过程的产品实施监视和测 量活动, 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 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在现场监视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时, 应对过程实施确认, 包括确认过程中的所有工艺参数、设备要求、人员资质、运行方法和程序、记录等, 并证实该过程能够实现设计的结果。

● 应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 以区分不同工艺的产品以及产品的状态。

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

● 在对原材料安全性控制的基础上, 还应在适当的阶段对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的安全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以验证产品符合要求。

● 监视和测量应尽可能在最前道工序进行, 即从源头控制, 以保证损失最小化。例如, 染料、助剂等在采购验收合格后, 还宜在进行批量生产前对印染、整理小样进行检测。

● 产品包装前应进行最后的查验, 确保产品符合GB18401、GB31701等相关的安全标准。还应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储运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例如, 产品的干燥情况。

● 应确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 选择适当的方式处置不合格品:

a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合格品。例如, 进行水洗控制酸碱度(pH值); 采取固色、皂洗等工艺提高面料色牢度等;重新缝纫提高小部件的抗拉强力;重新烘燥防止发霉等。

b )采取合理措施, 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例如, 不符合婴幼儿产品安全要求的面料, 可改作其他用途。

● 不合格产品等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 以证实符合要求。

包装和储运

● 应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不应使用含有可能转移至包装内的产品上, 且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应保证被包装的产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受潮, 避免发霉产生不良气味。

● 包装中不应使用金属针等锐利物。包装中尽量不使用额外的固定物, 如需要, 宜采用安全的材料对产品进行固定。

● 应选择合适的干燥剂、防虫剂等。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作为储运过程中的干燥剂 和防虫剂。例如应禁用或限用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等已知是有害物质的防霉剂。

● 宜附加使用安全提示。如果需要, 产品的使用说明 上应有警示语句或补充说明用语, 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例如:

———(内衣类产品)宜穿着前水洗;

———(婴幼儿用品)不宜干洗;

———(婴幼儿用品)不宜添加衣物柔软剂;

———将(塑料)包装袋放在适当位置以避免婴幼儿及儿童套在头上;

———使用前将包装内的固定物取下。

● 储运时应特别注意产品的安全防护。例如, 应与化学品隔离, 以防化学品泄漏沾污。

本文来自石墨烯材料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上一篇 2023年2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