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龙竹科技:立“竹”科技,小吸管迎 “以竹代塑”大突破

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销往国外的竹吸管。一种是直接利用小口径竹子加工而成,但存在产品一致性差、量产难等问题;另一种是通过实心竹圆棒钻孔制成,却也存在轴心偏差和壁厚较大问题,使用体验感不佳,且竹材浪费严重。据介绍,龙竹科技研发的缠绕式竹吸管采用刨切得到0.25mm超薄竹片双层连续缠绕制成,在具备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好的产品一致性和使用体验,且可实施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较其他吸管具有功能性和成本上的优势。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以其独特的形态,在历史文化长河中被内化予虚心、劲节的精神内涵。古人将竹和梅、兰、菊合尊为“四君子”,又与松、梅并咏为“岁寒三友”,“竹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竹子生长极快,连片成林,但囿于加工工艺,以及竹材本身易霉变的特性,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竹资源大多停留在原竹利用、竹篾编织的初级阶段。近年来,伴随竹板材、竹制家具等各类竹产品不断涌现,竹产业的经济效益才渐渐被看到。

少有人会将有着千年传统的“竹”和“科技”联系起来。但有这样一家公司,以“科技”为器,做“竹”文章,还把竹产业做上市。日前,证券时报“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采访团走进龙竹科技(831445.BJ),公司董事长连健昌与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高峰深度对话,讲述公司从“宜家核心供应商”到竹制品自主研发龙头的发展历程。

图片

“竹够专、竹够新、竹够硬、竹够美”,连健昌如是概括公司的科创特色。“我们希望以科技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取得资本市场的信心。”他表示。

宜家竹制品核心供应商

从福建南平市的建阳经济开发区出发,沿高速公路一路南行,崭新的工业建筑逐渐变成满目青山,一辆辆货车从这碧绿延绵的山林景色里呼啸而过。约半小时车程后,在公路的一处转角,龙竹科技的公司园区跃然出现。

走进大门,地势高处的“龙竹创新中心”大楼直落视野,园区内竹林环绕,山风吹过处,竹枝款款摆动。

一方山水,一方风物。龙竹科技所处的南平市,是我国数一数二的竹产业基地,素有“中国笋都竹乡”的美称。

“南平市的毛竹聚集量占全中国的10%,这里海拔高,纬度正适合,土壤是毛竹喜欢的黄土壤,这里的毛竹韧性特别强,不容易开裂变形,品类很适合做家居用品”龙竹科技董事长连健昌介绍。

连健昌是当地人,早年就职于南平市对外贸易公司,2003年,他放弃了当时的“铁饭碗”工作开启创业,迄今与竹产业打交道近二十载,对当地竹资源如数家珍。

2010年,连健昌创建了龙泰家居(现在的龙竹科技),创业初期,公司主要生产竹菜板、刀座、竹筷等厨房竹制品,之后开发了收纳产品系列,近年又生产办公用品等。

2012年,成立时间尚短的龙泰家居被瑞典宜家集团“相中”,成为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力竹制品供应商之一,并逐步进入 BRAND LOYALTY、ARC FRANCE、H&M 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2014年,龙泰家居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竹制品企业。2020年1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龙竹科技。

2021年11月5日北交所开市,作为精选层平移股票,龙竹科技成为全国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截至目前,龙竹科技市值近30亿元,为北交所公司中市值最高的消费品企业。

近年来,龙竹科技业绩持续增长,净利润水平提升迅猛。2017年至2020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25.5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2.56%。

当前,龙竹科技正在进行竹产品布局的多元化战略。公司在“以竹代塑”战略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缠绕式竹吸管”成为公司拓展竹快消品赛道的首个自有品牌产品。同时,公司也在推进竹衣架、竹容器等竹快消品的研发生产及自主品牌的销售。

竹吸管商业化落地前夜 

10mm、12mm口径的奶茶、咖啡类吸管,是龙竹科技推进竹吸管商业化的发力点。

图片

2021年1月起,我国“最严禁塑令”开始实施,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成为首批被限制使用的塑料产品。而吸管一直是大众生活中使用超高频的塑料制品。仅2019 年,我国塑料吸管年消耗量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人均年使用吸管超 30 根。

目前,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主流产品为纸吸管和PLA生物可降解吸管。在连健昌看来,龙竹科技研发的缠绕式竹吸管是更为理想的替代品。一方面,竹制品本身具有防烫、耐用的优点,可以解决纸吸管易软、使用感不佳的痛点,另一方面,竹材较PLA可降解塑料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

图片

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销往国外的竹吸管。一种是直接利用小口径竹子加工而成,但存在产品一致性差、量产难等问题;另一种是通过实心竹圆棒钻孔制成,却也存在轴心偏差和壁厚较大问题,使用体验感不佳,且竹材浪费严重。

据介绍,龙竹科技研发的缠绕式竹吸管采用刨切得到0.25mm超薄竹片双层连续缠绕制成,在具备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好的产品一致性和使用体验,且可实施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较其他吸管具有功能性和成本上的优势。

“我们在开发竹吸管时还秉承两个基本思路,一是让消费者一眼看出这是竹子制成的吸管,外观上能看到竹子本身的纤维,感知到产品天然的材质;二是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我们的吸管没用使用化学制剂,用的是食品生物级胶,并通过纯物理制法解决了竹材料容易开裂、脱胶的问题。”连健昌介绍。

就在不久前,龙竹科技于11月30日收到了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颁发的《新产品鉴定证书》,其缠绕式竹吸管通过新产品鉴定,协会认为,该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前10月12日,龙竹科技公告,近期,公司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与缠绕式竹吸管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专利名称为“一种竹吸管加工方法”。

至此,龙竹科技已获得与缠绕式竹吸管相关的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总结来说,其竹吸管已取得外观专利,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以及一系列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形成。

“行业上比较重大的研究成果,都能在这根吸管上体现出来。以竹代塑的空间很大,而且有着成本、环保等竞争优势。” 连健昌表示。对于公司来说,竹吸管是里程碑式的项目,承载着检验行业“以竹代塑”前景的使命。

当前,龙竹科技正有计划、有节点地推进市场拓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市场测试及竹吸管的检测工作等。据悉,公司现已选取部分城市开展市场测试工作,也跟国内的一些奶茶大客户进行了商谈,待市场测试完成后视结果进行推广工作。

另外,龙竹科技在竹吸管销售上将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同时,会根据纸吸管、PLA吸管成本,并结合自身生产效率、客户订单等情况不断降低竹吸管成本。

在竹吸管产能建设方面,连健昌透露,预计明年竹吸管产能达到8亿支,计划两年内生产20~30亿支,未来的目标是建立100亿支的产能。

“竹吸管材料中心”也将是龙竹科技2022年的重点项目。此前公司于11月中旬公告,计划以“招拍挂”方式,在南平市建阳区经济开发区徐市片区购买工业用地使用权,用于建设竹吸管材料中心,预计建成后的厂房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吸管年产能预计达50至100亿支。购买地块的土地面积约168亩,土地价格预计1200万元左右。

此外,为加速打造自主品牌,龙竹科技与上海奥美商务咨询公司已开展深度合作。其中,公司在快消品品牌建设方面将打破传统思路,把竹科技作为优势继续推广,同时主打绿色和环保发展,推动品牌建设。

“竹够专、竹够新、竹够硬、竹够美”

“龙竹科技从前年开始研发竹吸管,当材料研究发现能达成这样的新功能,便顺势往竹吸管方向发展,这其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之前已经有十几年的技术沉淀。”连健昌表示。

龙竹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了由家居类企业向竹材料研究及应用的高新技术型企业转型,公司已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

2021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引领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性的方向发展。

在总结龙竹科技的科技创新特色时,连健昌概括为——“竹够专、竹够新、竹够硬、竹够美”,这也与国家倡导的“专精特新”方向不谋而合。

“竹够专”代表着龙竹科技十几年专心耕耘竹制品,将国内竹行专业人才聚集在一起,与国内专家级别院校在合作,行业内研究走在前列。

“竹够新”是指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费用率达5.61%,投入份额在竹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每年持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在竹行业工艺研发上步伐较快。

“竹够硬”意味着“硬科技”,公司拥有多功能数控自动生产线,KUKA智能机器人手臂等高科技先进设备。“我们在设备上有很深的护城河,很多设备,包括生产竹吸管的设备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国内外市场上买不到。”连健昌说。

“竹够美”则是指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公司属于“小而美”的企业,虽然销售额不算特别高,但很健康,从2016年起每年均进行1-3次分红作为对股东的回报,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专精特新”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人才。偏居闽北一隅的龙竹科技就网罗了各地的人才。

“我们企业开起会来有一个特点,就是南腔北调,山东人、浙江人、东北人、广东人等等,去年疫情发生,部门经理、高管都被隔离,现场开会就我一个人,我们企业是一个大熔炉,思想交汇的地方,很多人带着职业理想来这里,在这里思想碰撞。”连健昌说。

按照他的设想,龙竹科技未来将会成为一个平台——竹行业发展的平台。一是产品与研发的平台,二是人才的平台。“人才不限于就职龙竹的人才,包括全球竹行业有情怀的人才,他可以把想法放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帮他落地,比如一个年轻人,想开发一款数据化的竹产品,产品设计出来后,我们帮助做测试,帮他变成订单、实现商品化,我们希望建成一个开放的平台经济,这样企业才拥有无穷的创新力,而不是故步自封。”连健昌说。

“竹代木、竹代塑”迎历史机遇 

“竹产业要想形成质的飞跃,现在刚好是历史机遇期”连健昌认为。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从构建竹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国内竹产业创新发展。

从《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来看,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未来,地方政策或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龙竹科技所在的南平市还出台了《南平市林产工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指出,要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促进林产工业高质量发展。抓住欧盟禁塑带来的发展机遇,研发生产“以竹代塑” “以纸代塑”产品,助推“以竹代塑”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2020年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继2008年限塑令后再度大力整治塑料污染问题。“禁塑令”的出台极大地拉动了非塑料制品的需求,也给竹材料等可替代领域带来了想象空间。

连健昌认为,塑料制品应该逐渐退出家居生活系列,除了竹吸管,龙竹科技也在推进竹衣架、竹容器等竹快速消费品的研发和生产。“我们想要解决日用塑料制品的替代问题,大规模减少消费者使用塑料的机会”。

竹产业的发展也与当下“双碳”减排目标高度契合。2019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要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竹材在生活中的使用比重远低于木材和塑料,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蕴含较大潜力。“竹子的固碳能力较强,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木材的1.4倍,并且生产周期短,转化能力快。”连健昌介绍。

“未来龙竹科技也会深耕碳中和领域,我们会把碳足迹找出来,通过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把我们产品的形成碳标,进行数值化,如果消费者每用一根竹吸管,能知晓为自然界、社会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消费者也会产生有荣誉感。”

面对行业发展机遇,龙竹科技表示,将继续秉持“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的发展战略,以竹材为中心,以混合材料发展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自主创新为研发设计原则,在巩固现有竹制品业务的基础上,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

图片

【记者观察】突破原材料瓶颈摘掉传统行业的帽子

龙竹科技的“竹吸管”面世后,整个竹产业谈论“科技”的氛围渐浓,“以竹代塑”是否能大幅拓展行业的市场边界,也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

我国竹资源品种丰富、竹文化底蕴深厚。但长久以来,竹制品留给大众的印象是——传统的老产业,初级加工品,产品附加值低,距离现代科技创相去甚远。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龙竹科技董事长连健昌也坦言,竹行业的被动局面也曾让他感到压抑。

连健昌回忆起早期创业的两次节点。一次是他读到一篇讲述一次性竹筷质量低劣的文章后赴日本考察,发现即使是在成熟的市场,竹筷在超市等卖场中也被放置于最不起眼的角落。回国后他便推动公司挖掘新产品。

另一次是开发竹菜板。2004年底,印尼海啸导致天然橡胶减产,橡胶木价格飞涨,连健昌根据全球市场情况,顺势推出自主研发的竹菜板,抓住了行业发展契机。

但竹菜板领域很快进入野蛮竞争状态,导致大众对竹材料整体评价很低。于是连健昌停掉了竹菜板业务,尽管公司一度做到单一菜板最大厂家。

“上市时我们也曾被投资者戏谑为‘竹筐科技’,我的理想就是把传统行业的帽子摘了,把代工的帽子摘了,至少让人不觉得竹行业很低端。” 连健昌说。

传统制造业的明天在哪里?在连健昌看来,只有突破原材料的瓶颈,以材料升级为通道,这样行业的外延才无限广阔。

“比如竹材是天然的纤维,容易发霉,但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物理的手段,可以让他完全改性,做到不发霉。而且竹材料可以作为一种复合材料,通过和其他基材复合,解决易开裂、脱胶的弱点。 ”连健昌介绍。

以竹产业为例,他认为竹材料向上研究有无限可能,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甚至在以竹代钢(或铁等金属)上,也能挖掘出应用场景。

龙竹科技的发展路径正是如此。公司从代工生产,发展到通过竹材料研发实现对木材和塑料的替代,不断从技术与市场两端突围。

当前,竹产业的发展尚未成熟,资本市场对行业的认知也才起步。对于未来发展,连健昌认为,全行业还需要协同进步。

“一家优秀的企业不光要在行业中取得优势地位,还要促成一个行业的突破,单单一家企业是不够的。比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要解决毛竹的问题,解决上游供应商的问题,要帮助产业链伙伴如何在供给侧改革中、未来ESG的规范要求下生存发展,要协同行业,特别是供应链一起进步。” 连健昌说。

深耕竹行业多年的连健昌也一直紧盯行业动向。“物物相克,必有天敌,我一直在考虑竹行业的天敌是谁,目前还在朦胧中。在发现天敌,或者说被天敌发现前,我们要赶快升级,完成技术迭代。”

本文来自e公司,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21年12月23日 20:00
下一篇 2021年12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