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范:石墨烯更好发展 必须着眼于未来

从2004年石墨烯诞生到现在,不过15年的时间,但石墨烯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已经出现了琳琅满目的产业化应用,但往往又陷入低端化的陷阱。

“国内石墨烯产业发展还是存在过热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2004年石墨烯诞生到现在,不过15年的时间,但石墨烯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已经出现了琳琅满目的产业化应用,但往往又陷入低端化的陷阱。

目前,国内石墨烯产品主要集中在石墨烯电加热产品、石墨烯防腐涂料和石墨烯改性电池等领域。

在刘忠范看来,石墨烯电加热产品虽然是石墨烯材料的一个应用方向,但绝对谈不上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石墨烯防腐涂料虽然有它的特点,市场也逐渐打开,但是市场究竟有多大,目前还难以预计。而石墨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停留在“充电宝”阶段,难以在汽车动力电池中取得实际应用,市场上的很多说法忽悠的成分居多。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外石墨烯企业更愿意做一些高大上的、甚至感觉不太靠谱的石墨烯产品研发。”刘忠范表示,现阶段,国内石墨烯应用更多的是把石墨烯当做“味精”、“添加剂”,改善提升既有产品的性能,但并非是无可替代的。“石墨烯材料要取得更好的产业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研发出真正无可替代的杀手锏级应用。”

在谈及如何改变国内石墨烯产业这种现状时,刘忠范表示,慢慢来,因为这绝非是石墨烯领域特有的现象。从根本上讲,涉及到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问题。

从市场层面来讲,市场是现实的,具有趋利性,也是企业生存所需。尤其是中国的石墨烯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确保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刘忠范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减税降费,这对中小微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减轻负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连生存都成问题,谈何理想。

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应该有所区分。即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不需要过多介入;市场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动的事情,只要关乎产业未来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政府就应该管,体现国家意志。“政府应该认识到,中国的企业性质跟国外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的国有企业非常强势,他们有能力但是常常没有意愿做长远的高技术研发投资,而有意愿的小微企业又没有能力去做,这是一个先天性的矛盾。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对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有长远布局并给予坚持不懈的支持,不能完全丢给市场,放任市场行为的低水平无序竞争。”刘忠范表示。

我国的石墨烯研发和产业队伍是世界上最大的,所产出的论文和专利早已高居榜首,专利占了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其中真正实现或能够实现转化的专利非常少。

对此,刘忠范表示:“我们的专利虚高是跟现行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密切相关的,真正有价值的专利未必很多,而且由于产学研联动和转化机制不畅,常常也是束之高阁了。”

鉴于国内石墨烯产业现状,刘忠范首次提出“研发代工”的概念,打造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据其介绍,“研发代工”是由科技研发机构针对特定企业的技术需求,组建由高水平专业人员构成的专门研发团队,面向市场需求开展订制化的技术研发。“研发代工方”与“企业方”通过全过程利益捆绑,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无缝衔接。“这是一个全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研发能力低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教授直接办企业的‘怪圈儿’。”

本文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9年3月18日 11:35
下一篇 2019年3月18日 15: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