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路集团再演石墨烯大戏 新主德阳国资欲挽颓局

如今,金路集团再提石墨烯,是仅仅给合作方一个交代?还是在金路集团主业不济的情况下,新主人德阳国资祭出的挽救招数?这一切似乎还是个谜。

“资本大鳄”刘汉因涉案被警方控制被动交出实际控制权,德阳国资委随后“入主”。在此情况下,沉寂半年多的金路集团(000510.SZ)再次上演石墨烯“大戏”的续集。

9月24日,金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四川乾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元投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德阳旌华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旌华投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德阳烯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烯碳高科”),新公司拟将建立年产300吨石墨烯的生产线,并于2015年内完成一期100吨的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

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9月24日报收涨停。值得注意的是,金路集团自2011年起就开始讲“石墨烯”的故事。受石墨烯概念的影响,近3年来,即使自2010年起金路集团的业绩连连下滑,但股价却受石墨烯概念驱动屡屡成为大牛股。但是《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其近3年年报、半年报发现,公司几乎没有因石墨烯带来业务收入。

如今,金路集团再提石墨烯,是仅仅给合作方一个交代?还是在金路集团主业不济的情况下,新主人德阳国资祭出的挽救招数?这一切似乎还是个谜。

拱手相让好项目

“公司仅以参股20%烯碳高科参与石墨烯产业化,把这么有前景的项目控制权拱手让给一个由34个自然人组成的乾元投资公司,是对公司利益严重的出卖。”有投资者质疑道。

公告显示,烯碳高科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乾元投资以现金方式出资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旌华投资以现金方式出资1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金路集团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共同拥有的“石墨烯大量制备技术”无形资产评估作价方式各出资2000万元,各占注册资本的20%。

金路集团表示,新公司拟实施《年产300吨石墨烯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每期建设年产100吨石墨烯产业化项目。2013年至2015年,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年产100吨的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三至五年时间,实施第二三期工程,形成年产石墨烯300吨的生产能力。

“公司仅以参股20%烯碳高科参与石墨烯产业化,把这么有前景的项目控制权拱手让给一个由34个自然人组成的乾元投资公司,是对公司利益严重的出卖和全体投资者利益的严重侵犯!”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互动平台上向公司质疑道。

投资者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2011年6月10日,金路集团就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有中科院金属所负责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三维网络散热材料和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的研究,合作期限为2011年6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

因此上述投资者认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金路集团历时两年多合作研发的石墨烯规模制备成果产业化,公司完全有能力和条件采用3000万元资金(自筹或再融资)+2000万技术入股,达到控股比例,为公司产业转型打好基础。”

对于上述质疑,金路集团董秘刘邦洪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公司本次以技术入股参与对外合作,可以综合相关各方在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石墨烯大量制备技术产业化;在当前氯碱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PVC价格持续低迷,公司主业连续经营性亏损的情况下,本次对外合作,有助于降低资金需求压力,探索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增强公司适应市场的能力。”

对于此次与金路集团一起合作的乾元投资,记者查阅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乾元投资成立于2012 年 8 月 1 日,注册资本6500 万元,主要从事投资与资产管理,由 34 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成立,其中法定代表人林忠群出资 90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13.85%,为最大出资人。

刘邦洪指出,“乾元投资除法人代表林忠群外其他33位股东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不方便公开。”

不过资深市场人士赵鹏告诉记者乾元投资为西南财大国际商学院同学所共同建立,主要从事项目投资、资金拆借、过桥业务等。

实际上在今年7月份的中国首届“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论坛”上,金路集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四川德阳市科技局以及乾元投资就曾联袂出席。当时就有市场人士判断公司打算引进风投实现石墨烯产业化,此后也有投资者就此通过深交所互动易询问公司,但是公司回复的是与乾元投资无任何联系,且没有相关计划。

现在不但引进来了,而且乾元投资在新的石墨烯公司中控股50%。对此刘邦洪的解释则是,“公司与四川乾元于2013年8月开始进行有关合作的商谈。”

德阳国资的“大手笔”

德阳国资力保当地上市公司的地位,但考虑到公司目前极度惨淡的主业状况,后续或还需要其他的手段,甚至不排除资本运作。

金路集团近年来其主营化工业务基本上可以用“惨淡”二字来概括。为扭转不景气的公司业绩,金路集团一直向地方政府寻求帮助。金路集团2012年最终靠投资收益实现年度净利润扭亏为盈,但实际收益来源正是地方政府的不断“输血”。

金路集团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金路集团将其所持德阳银行3308.7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3.51%)转让给德阳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9860万元,实现投资收益8360万元;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收回金路集团下属子公司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5宗国有土地并向金路集团支付土地收储补偿费1.22亿元,金路集团实现收益9161万元。

就在续讲石墨烯故事的前一天,公司主要股东间终于达成协议:现大股东宏达集团将所持全部5.14%股份的相关股东权利授予德阳国资代为行使,后者所持金路集团股份比例也由3.54%涨到8.68%,因此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此前公司已透露了国资接盘的意图。8月15日,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刘汉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的议案》,而公司新任董事长张昌德现任德阳市国资委调研员,此前曾历任德阳市经委科员、副处长、处长,德阳市物资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德阳市物资总会会长,德阳市经贸委副主任,德阳市国资委副主任。 对于国资入主,刘邦洪则表示,“是根据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与其他方面因素无关,是公司股东的决定”。

西南地区长期关注四川板块上市公司的分析师曹鑫告诉记者,“国资的介入,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偏少,德阳的企业更少,德阳国资力保当地上市公司的地位,但考虑到公司目前极度惨淡的主业状况,后续或还需要其他的手段,甚至不排除资本运作。 ”

公司同日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透露,在未来12个月内,德阳国资产暂无变更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暂无进一步增持或处置现有股份的计划,也暂无重大资产重组的计划。显然公司将扭亏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国资入主的第一个“大手笔”竟然是此前争议不断的石墨烯。

石墨烯前传

据刘邦洪透露,“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在还剩3个月就要到期的情况之下,仍旧未确定是否要与之合作。”

这几年一直不乏上市公司利用石墨烯来炒作股价,且已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金路集团自2011年就开始谋划的石墨烯产业化之路也一直“限于概念和文字”。

金路集团2011年所发公告显示,金路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本次合作研发的是‘石墨烯制品’,目前,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石墨烯制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该“石墨烯制品”所指为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三维网络散热材料、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如今却变成了生产石墨烯。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合作,金路集团唯一获得的成果是1.5吨/年石墨烯中试装置,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三维网络散热材料、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研究均为取得突破紧张。而公司公告还表示,烯碳高科计划将1.5吨/年石墨烯中试装置放大到100吨/年,投产时间预计为2015年之后。

曹鑫告诉记者,“此次石墨烯故事实际上就是此前的续集,为了给年底到期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发项目一个交代。国内石墨烯行业刚刚起步,高昂的价格、无法低成本大规模量产、终端产品应用技术不成熟是制约石墨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石墨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终端需求涉及各个行业,但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国内仍处于从实验室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的市场培育阶段。”

行业人士沈东透露,“政府并未出台石墨烯相关企业的扶持计划,国内也没有对石墨烯等级的划定标准,并且多数石墨烯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未来商用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生产项目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能带来业绩的实质提升。”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包括宁波墨西纳米等一些企业的石墨烯产能早已超过100吨/年,到2015年之后,烯碳高科无论产能还是技术都难言优势,金路集团的石墨烯之路不免让人担忧。

实际上对于石墨烯的未来,金路集团本身也没有太多把握。据刘邦洪透露,“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在还剩3个月就要到期的情况之下,仍旧未确定是否要与之合作。”此外,公司也在公告中提及,石墨烯技术领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可能面临技术贬值或被其他技术替代的风险;目前,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石墨烯的市场应用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无法预测石墨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应用的时间,其市场前景及产业化能否达到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中国经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3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13年10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