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综上所述,一种无粘结剂的独立式三维锌-石墨烯阳极Zn_G实现了大大增强的循环性能,该阳极由商用锌粉和氧化石墨烯制成,具有高利用率和低N/P值。这项工作为锌离子电池提供了从锌粉中提取化合物的阳极设计策略,以抑制锌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实现长寿命。同时,这项工作还强调了高利用率和低N/P比率。

成果简介

由于对安全和廉价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水性锌离子电池(AZIB)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锌金属阳极在连续循环过程中遭受枝晶生长,阳极表面发生副反应,如析氢反应(HER)和钝化。此外,锌金属的低利用率也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导致电池水平的低能量密度。本文,电子科技大学吴孟强教授团队在《ACS Appl. Energy Mater》期刊发表名为“Binder-Free Freestanding 3D Zn-Graphene Anode Induced from Commercial Zinc Powders and Graphene Oxide for Zinc Ion Battery with High Utilization Rate”的论文,研究通过商业锌粉和氧化石墨烯(GO)的自发反应,设计了一种利用率高的非枝晶锌阳极。

形成的无粘结剂三维(3D)阳极Zn_G在对称电池中,在电流密度为1 mA cm-2的情况下,实现了550小时以上的循环时间和极低的电压滞后,即7.4%的DOD(1.3%DOD的锌箔为130小时,7.4%DOD的锌粉为80小时)。在Zn||MnO2全电池中,Zn_G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重量级能量密度,达到了1600次以上的循环,远远高于700次的Zn箔(Zn_F)和500次的Zn粉(Zn_P)。3的低N/P比率也实现了高稳定性,在1000次循环后达到126 mAh g-1和74.5%的保留率。

图文导读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图1、Zn_G制造工艺示意图及材料形貌图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图2.Zn_rGO和Zn_G的XRD图谱(a)和(b),Zn_G(c)的FTIR光谱和Zn_G的TGA,热速率为10°C/min(d)。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图3. 2 M ZnSO4对Zn_F(a)、Zn_P(b)和Zn_G(c)的接触角,Zn_F、Zn_P和Zn_G的线性扫频伏安法(LSV)的Tafel曲线(d),对称电池中Zn_F、Zn_P和Zn_G在-150 mV电位下的计时器(CA)(e),以及Zn2+的2D和3D扩散过程示意图(f)。Zn_F、Zn_Pc和Zn_G在2M ZnSO4中2小时、1天和3天的数码照片(g)。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图4:不对称电池Zn_F||Ti、Zn_P||Ti和Zn_G||Ti不同电化学性能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图5.循环后的SEM图像Zn_F(a),循环前部分(b)后的Zn_G的SEM图像,以及10次循环(d)、50次循环(e)和500次循环(F)后的横截面(c)Zn_G TEM图像,循环期间Zn_G锌沉积过程的示意图(G)。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图6. Zn_F||MnO2、Zn_P||MnO2和Zn_G||MnO2在1 mV s-1的CV曲线(a)。电流密度为0.1 A g-1时的充电/放电曲线(b),速率容量(c)。Zn_F、Zn_P和Zn_G在0.5 A g-1的循环性能(d)。不同N/P比的Zn_G||MnO2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的充电和放电曲线(e)。在0.5 A g-1下,低N/P=3的Zn_G的循环性能(f),以及在不同N/P比下,以Zn_G和Zn_F为阳极的Zn/MnO2的计算能量密度(E=容量×电压/Zn和MnO2的总质量)(g)。

小结

综上所述,一种无粘结剂的独立式三维锌-石墨烯阳极Zn_G实现了大大增强的循环性能,该阳极由商用锌粉和氧化石墨烯制成,具有高利用率和低N/P值。这项工作为锌离子电池提供了从锌粉中提取化合物的阳极设计策略,以抑制锌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实现长寿命。同时,这项工作还强调了高利用率和低N/P比率。

文献:https://doi.org/10.1021/acsaem.2c02872

电子科大《ACS AEM》:锌粉和石墨烯诱导的无粘结剂独立式3D锌-石墨烯负极,高利用率

本文来自材料分析与应用,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材料分析与应用材料分析与应用
上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