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产业园建设热的背后

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仅能推动各地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有效聚集和配置。为此,《经济》杂志从本期开始增设《产业园》栏目,关注成熟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园区,希望它们的成功经验能给其他园区或新建的园区以启示。

石墨烯是至今发现的最薄、最轻、最强、最坚韧的材料,它是极好的导电、导热材料,还具有柔性、透明、稳定等特性,因而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材料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触摸屏、柔性电子器件、光学调制器和太赫兹发生器、电子墨水、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等。

自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石墨烯发现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后,石墨烯材料在全世界的学术界掀起了研发热潮。当前中国拥有最庞大的石墨烯研发队伍,发表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石墨烯研究方面的专利数量也高居全球榜首。而国内的学术热也带动了石墨烯产业园的建设热。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告诉《经济》记者,科技界的浮躁催生了石墨烯的虚火过旺,也让它成了家喻户晓的新材料。

 产业聚集助力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产业园区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石墨烯产业园区,可以将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的相关企业集聚起来,加速石墨烯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技术、管理知识、人才的交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优秀的产业园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能集聚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石墨烯材料应用产业,形成聚集效益,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曾昆告诉《经济》记者,通过发展石墨烯产业园区可实现资源集聚和产业集聚。此外,产业园区在促进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培育企业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在发展石墨烯,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福建、北京等经济发达、科研力量雄厚的地方。曾昆表示,江苏常州、无锡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较早,常州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无锡惠山石墨烯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较有代表性,基地集聚了石墨烯研发及相关应用企业,产业链相对完整。

国内首个石墨烯产业园在常州,常州也是早期石墨烯产业聚集地的探索者。后来成立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实行“技术研发+创业孵化+技术公共服务+投融资”运营模式,在促进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也带动了石墨烯企业的聚集。

山东青岛石墨烯产业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火炬青岛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借助石墨资源优势和临海优势,重点发展石墨烯防腐涂料、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透明导电薄膜及薄膜沉积装备开发等。

李义春表示,上述三地的聚集能力较大,各具特色。而深圳、上海也建立了石墨烯服务平台,但并未从整体上来抓产业聚集,仍较为松散。

产业园区面临环保压力

发展绿色、高效、低成本的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仍然是目前石墨烯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智林杰告诉《经济》记者,石墨烯产业的环境风险与安全问题,也需要重点考虑。如目前普遍采用的化学法制备石墨烯的工艺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及化学品,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而石墨烯本身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则目前还没有引起业界的关注,也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曾昆告诉记者,目前石墨烯发展较好的地区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承载量基本接近饱和,环保压力较大,环保要求较高。目前,石墨烯制备确实存在环评、安全生产资质、废料处理等方面问题需要解决。因而,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环保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引进石墨烯生产企业时,要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实施相关配套政策解决环保问题。

目前石墨烯制备企业后建的生产线会落在化工园区。李义春表示,以前建设的生产线将面临环保压力,比如常州,“未来大规模生产石墨烯材料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转移。”因而,新建的产业园区应该找准定位。比如,北京的定位是建立创新园区,而非建立产业。据了解,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将共同建设唐山石墨烯产业集群。到2017年,唐山石墨烯产业集群将实现产值20亿元,形成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北京是以创新+孵化来支撑,而产业发展放在唐山,这也符合国家的战略布局”,李义春告诉记者。

石墨烯产业园建设热

据了解,目前鹤岗、哈尔滨、包头、唐山、大同、青岛、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筹建或已建有石墨烯产业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忠范曾在中关村石墨烯联盟成立大会上视之为轰轰烈烈的石墨烯产业园建设运动,不少新建的产业园区有简单重复、缺乏特色的倾向。他认为,应警惕这种运动式的产业园建设。

“以石墨烯产业园来命名,但是否属于真正的产业园区还要看它的本质”,李义春告诉记者,至少有十家以上企业,才能算一个集聚区。以重庆高新区为例,石墨烯企业主要以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由于企业数量偏少,目前尚未形成产业聚集,未来应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形成真正的石墨烯产业聚集区。”

曾昆认为,石墨烯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了全国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追捧,很多地方建起了石墨烯产业园。从目前形势来看,部分地区确实不具备发展石墨烯的技术、资本、人才优势,但由于传统产业大多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支撑力度不够。因此,一些地方政府迫切地想把石墨烯作为新的增长点进行培育,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难免会造成部分石墨烯产业园存在简单重复建设的问题。新建的石墨烯产业园一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应用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发展石墨烯品种,做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趋同和重复建设。

李义春告诉记者,产业园区的建设首先重在规划,要找准各省市与石墨烯材料的切入点。考察某地是否适合建设示范区,要看当地是否有相关的产业,能否与石墨烯技术结合,从而推动当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利用石墨烯技术提升生产原有产品的档次”,比如石墨烯材料与轮胎结合,使原来生产的B级轮胎提升为A级轮胎,而其成本和性价比现有的A级轮胎更有竞争力,这才是切入点。李义春呼吁,产业没有高低端之分,石墨烯应用到适用领域都应该做成高端产品。比如,石墨烯+涂料变成高端涂料,石墨烯+纺织变成高端服装等,是因为其性价比比现有产品高,也更具竞争力,否则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如果某个地方政府声称可以提供一块地或有丰富的石墨矿产资源,而周边没有可以切入的产业。李义春认为,这样建设一个石墨烯产业园就没有意义,即使建设起来也没有特色。“产业应用示范的优势是有一大批企业的聚集,以及已有的传统产业”,并利用当地产业的特点进行规划,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一个服务平台,从而引进一些项目、技术和人才,“而青岛和无锡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政府搭建服务平台,可以避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产业园区也可以走市场化道路。

此外,李义春认为,石墨烯产业必须掌握量产技术以后才能持续发展。当前必须有几十吨的产能,下游企业才敢开发应用产品。“这并不是产能过剩的表现,而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石墨烯价格高并不是阻碍石墨烯应用研发的原因,而是应用技术尚未研发出来,下游企业用不上石墨烯材料。“价格不是问题,当企业每年需要100吨石墨烯材料时,价格自然会降到企业可接受的程度。”

本文来自经济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6年11月24日 10:33
下一篇 2016年11月25日 11: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