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猛

  • 中科院煤化所陈成猛团队J.Mater.Chem.A:用于超宽频电磁屏蔽的多壁碳纳米管/银纳米线薄膜

    随着高频,高速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出现,民用电子设备成指数增长,产生的电磁污染日益严重,而传统材料体系已逼近性能极限,覆盖频段急需拓展。选取合适的新材料进行恰当的结构设计,是消除电磁污染、制备“轻质量,薄厚度,宽频段,多环境适应性”屏蔽材料的重要手段。

    2021年11月10日 科研进展
    1.3K00
  • 炭材料人物专访——陈成猛研究员

    709课题组由陈成猛博士牵头于2012年组建,团队现有成员50余人,包括科研骨干13人,工程师19名,在读研究生21名,已形成多学科交叉的青年科研团队。团队在煤化所桃南和小店园区分别拥有300m2实验室和2500m2中试场地,已建成完善的先进炭材料与电化学储能器件研发平台,具备从实验室、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力。

    2021年11月4日
    1.3K00
  • [NCM综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陈成猛/孔庆强:3D石墨烯在热管理及电磁防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受自身轻质粉体特性限制,作为功能填料时,极易因团聚而导致石墨烯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因此,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前驱体,构建三维石墨烯(气凝胶、泡沫和海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其作为骨架与高分子复合得到功能材料,可为声子和电子传输提供连续通路。在热管理和电磁防护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021年11月4日
    1.7K00
  • 中科院煤化所陈成猛团队Carbon:自支撑石墨化复合纳米炭电极用于高频超级电容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研究员与苏方远副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证明了超高温石墨化是一种提高炭电极超级电容器频率响应能力的有效方法。石墨化复合膜的高电导率和较少石墨烯边缘的暴露,有利于电子传输和电化学双电层的建立,从而提高高频超级电容器的响应速度。作者利用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边缘对离子吸附行为的影响,提出边缘可能是影响高频超级电容器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同时将SC-2800成功地应用于交流滤波电路。这项工作将为高频超级电容器的合理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见解。

    2021年10月12日 科研进展
    86700
  • 政策护航 “超车”还看“碳基”新赛道

    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成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碳基材料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基础炭材料领域,高精尖品种大量依赖进口,仍面临‘卡脖子’风险,亟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攻关。”

    2021年10月11日
    1.6K00
  • 中科院煤化所陈成猛团队、清华大学张强团队AEnM综述: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总结与展望

    为满足电池实际应用的需求,本文对硬碳负极的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如下展望:1)优化前驱体;2)优化微/纳结构;3)采用先进的预锂化技术;4)开发0 V及以下电位的容量;5)开发低温快充器件;6)注重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和标准制订,推进工业化生产。

    2021年9月10日 科研进展
    1.3K00
  • 中科院煤化所陈成猛团队Carbon:一步石墨烯诱导策略实现了用于电磁干扰屏蔽的银纳米线的原位可控生长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等相关研究人员采用不含其他卤化物离子成核剂和形貌剂的一步石墨烯诱导策略,原位合成了石墨烯/AgNWs复合材料。石墨烯的O=C-O基团为Ag核的结合提供了成核位点。重要的是,具有含氧官能团的石墨烯充当“Ag+ 池”,储存和释放大量的Ag+,为AgNWs的生长提供了连续的Ag+,并抑制过度成核。得益于3D导电网络的高欧姆损耗,石墨烯/AgNWs涂层的电磁屏蔽效果达到76.59 dB。这为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021年7月29日
    1.5K00
  • 热管理和电磁干扰屏蔽双功能材料—— 3D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硅橡胶弹性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姜东、陈成猛等相关研究人员采用KOH诱导水热反应,在2800℃下石墨化制备了具有3D连续网络的各向异性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当氧化石墨烯与多壁碳纳米管的比例为 1:3 时,实现了水平方向 sp2 微晶尺寸的减小与乱层堆积的增强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声子转移和电子传输。在 2.77 wt.% 的低负载量下,复合材料的最佳导热系数可达 1.30 W m-1 K-1,比纯硅橡胶(0.23 W m-1 K-1)高 465%。同时,该复合材料在K波段表现出42 dB 的最大电导率和电磁干扰屏蔽效率。而且还保留了矩阵的灵活性。为轻质双功能集成材料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21年7月13日
    1.2K00
  • 高温石墨化3D大片径石墨烯气凝胶应用于相变材料的封装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709组提出采用大片经的GO为原料构筑3D网络石墨烯气凝胶减少片-片搭接界面。同时,配合2800 ℃石墨化技术移除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修复表面的缺陷。将所制备的气凝胶进一步封装石蜡得到相变复合材料(PCC)。

    2021年5月17日
    1.6K00
  • “淀粉基超级电容活性炭批量化制备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评估

    (1)建成国际首条十吨级淀粉基超级电容活性炭中试线。(2)优化了淀粉低温化学交联工艺,将淀粉多糖结构转变成稳定性更高的芳香结构。针对交联过程热量累积,率先采用推板式交联炉,有效避免集中放热,提高了交联工艺安全性。(3)发明了活化剂重结晶成型预处理工艺,成功解决了氢氧化钾高温“粘壁”问题,形成了连续碱活化制备电容炭新工艺。同时,该技术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制定IEC国际标准2项(IEC/TS62565-5-1、IEC/TS62565-5-2),所开发的产品已在宁波中车、锦州凯美和上海奥威等超级电容器企业试用。最后,评估委员会专家建议加速推进该技术的产业化。

    2021年4月28日 产业新闻
    3.6K00
  • Carbon 预氧化实现结构优化以提升木质素基硬碳材料的锂离子存储

    通过在碳化之前增加一个空气预氧化过程,可以引入对电化学储能有利的羰基并增强材料的交联度,显著提高所得到硬碳的电化学性能,然而其中具体的羰基引入过程并不明确,同时从木质素原料到预氧化木质素再变为最终硬碳材料的演变机理也并未得到深入研究。

    2021年4月15日
    2.3K00
  • 《转型进行时》: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下)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科研能把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距离缩短。陈成猛希望通过政府牵头,整合各种资源,不要重复建设,大家抱团取暖,形成一个组合体,快速推进石墨烯这种新材料产业化发展。赵建新希望,能利用学校和研究院的人才队伍,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助力企业发展。

    2020年12月30日
    1.6K00
  • 【转型进行时】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上)

    陈成猛认为:“石墨烯未来的产业应用和发展方向,还要从制备角度,通过我们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升级,同时把它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另外,从应用角度讲,我们将努力丰富下游应用场景,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导电油墨、防腐涂料等多元化的应用。”李孟委坦言,在发现石墨烯的阶段,我们可能错过了,希望在挖掘它的应用阶段,不再失之交臂。

    2020年12月29日
    1.0K00
  • 自主创新定标准 提升行业话语权 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个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这项国际标准从提出到正式发布,历时4年,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于2016年10月首次提出,2017年8月正式立项,标准项目组组长为山西煤化所709组陈成猛研究员,黄显虹担任执行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包括来自中、加、德、意、俄5个国家的9名专家。

    产业新闻 2020年9月2日
    85500
  • 攻坚“石墨烯”—发生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709课题组的故事

    “新材料的研发通常都面临着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有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和积累。”陈成猛说,“我相信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材料,会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写下浓重的一笔,而这一笔还有待无数科技工作者们用奋力拼搏的汗水和矢志不渝的决心去抒写。未来,一切可期!”

    2020年5月18日
    931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