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由氮掺杂石墨烯(NG)纳米片组成的微管,以记录高密度脑电信号。NG样品的N含量范围为1.35至2.22%。其中一个N含量为2.22%的微管表现出低头皮接触阻力和高脑电信号信噪比(SNR)。NG微管具有保水性高、头皮亲和力强、吸水性好、截盐性好、阻力小等优点;这些优点降低了头皮接触阻力,提高了脑电信号的响应。

成果简介

石墨烯微电极在记录来自不同大脑区域的高密度脑电图(EEG)信号方面表现出潜力。本文,天津理工大学Mingji Li、Hongji Li等研究人员在《ADV MATER TECHNOL》期刊发表名为“Nitrogen-Doped Multilayer Graphene Microtubes for High-Density Recording of Occipital EEG Signals”的论文,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由氮掺杂石墨烯(NG)纳米片组成的微管,以记录高密度脑电信号。NG样品的N含量范围为1.35至2.22%。其中一个N含量为2.22%的微管表现出低头皮接触阻力和高脑电信号信噪比(SNR)。NG微管具有保水性高、头皮亲和力强、吸水性好、截盐性好、阻力小等优点;这些优点降低了头皮接触阻力,提高了脑电信号的响应。

此外,组装了一个枕部24导联EEG传感器,其中包含72个优化的NG微管,以记录自发和视觉诱发的EEG信号。要求未经训练的志愿者佩戴NG-EEG传感器,因此,很容易获得具有高SNR的自发脑电和间隔为0.1 Hz的视觉诱发脑电信号。枕部NG脑电传感器佩戴方便,可识别高密度脑电信号。因此,脑电传感器不仅适用于运动想象的外围精细控制,而且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推动医疗电子的发展。

图文导读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1、a)氮掺杂石墨烯(NG)微管的CVD合成过程示意图,b)NG微管与NaCl水溶液的相互作用,c)24导联NG基脑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2、照片、光学显微镜(OM)和横截面SEM图像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3、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分析了NG样品的组成和键合状态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4、不同NG微管的脑电传感性能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5、EEG信号的SNR电极性能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6、24导联脑电图头带的表征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图7、a) SSVEP 范式中诱发脑电信号的场景照片,从佩戴 24 导联 NG-EEG 传感器的志愿者的头皮记录下来。b) 在 1-8 Hz 的刺激频率范围内每 12 Hz 刺激一次反馈 EEG 信号的振幅谱和 c) 在 0.1-9.0 Hz 的刺激频率范围内每 9.5 Hz 刺激一次。d) 信噪比值的枕部地形图。e) 9.0-9.5 Hz 刺激下反馈脑电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EEG数据是根据五个信号(n = 5)计算的,使用三个基于24导联NG的EEG传感器(带有216个NG微管)。

小结

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NG微管的高密度脑电传感器,用于视觉诱发BCI。高密度脑电图传感器由72个直径为<1.5毫米的NG微管组成。此外,在枕区构建了24个连接到头皮的通道。NG微管在头皮角质层亲和力H2O分子吸附,NaCl拦截,电解质储存,在微腔中缓慢释放。优化后的NG微管的平均头皮接触电阻为13.7 kΩ。该值接近涂有导电凝胶的商用Ag/AgCl电极的值。此外,对于同步记录的脑电信号,NG微管与商用Ag/AgCl湿电极之间的相关性达到99.9%,信噪比达到5 dB以上。组装好的高密度脑电传感器对自发脑电信号反应灵敏,并表现出诱发脑电的高信噪比。此外,视觉刺激频率的识别精度达到0.1 Hz。因此,枕部高密度脑电传感器在BCI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用于结合视觉诱发范式对外部设备进行精细控制。

文献:https://doi.org/10.1002/admt.202201734

天津理工大学《AMT》:氮掺杂多层石墨烯微管,用于大脑各区域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

本文来自材料分析与应用,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材料分析与应用材料分析与应用
上一篇 2023年2月1日 16:37
下一篇 2023年2月1日 18: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